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编:250022
电话:+86-531-82767929
传真:+86-531-87968014
首页 >> 关于我们 >>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网络计算与信息安全方向带头人:杨波、陈贞翔


杨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泛在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CCF杰出教育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山东计算机学会理事长,ACM SIGCSE中国主席,曾任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首届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高校十佳优秀教师,山东省计算机网络教育与科研的开拓者与引领者,原国家建材总局有重要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委保密委员会技术咨询专家组长。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和网络环境下的材料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带领科研团队于1995年在省内率先建设了大规模的计算机校园网并首批接入CERNET,开拓了智能网络、国产数据库应用、网络处理器及FPGA高速网络处理技术等重要方向,主持建设了济南大学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在计算机网络方向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相,山东省计算机优秀应用成果一等奖2项。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水泥材料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开发建设了面向水泥材料设计的“网格计算”环境,为计算材料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贞翔,教授,博导,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市高校自主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国际计算机学会ACM济南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理事、山东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基金、省重大工程等12项,总经费达1748万元。 在TIFS、TKDE、《软件学报》等重要刊物会议发表论文121篇,授权发明专利54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首位1项)。培养了一支网络数据智能处理学术队伍,成员获省杰青、青年泰山(3人)、省高校青创团队带头人。自2001年开始从事网络空间海量数据智能分析与隐私保护研究工作。在国内较早研发终端恶意流量行为检测技术,入选华为公司全球选型优先方案,并被其以154.9万元实施技术采购,授权10项专利使用:研发北斗高效服务与安全保障平台,为“北斗星动能”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落地山东提供海洋、农业等精准安全服务保障。研发****测量装备平台,并通过全军心理中心列装,为建国七十周年文职方队、联合国维和部队、武汉火神山医院等提供保障。




可控人工智能方向带头人:陈月辉、孙元功


陈月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指委委员,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监事长,省突贡专家,全球2%顶尖科学家(终身)。2003年率先在国内探索神经网络深层架构及其优化问题,首创柔性神经树学习理论,建立了智能计算理论及应用团队并入选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将该理论应用在基因序列预测分类、工业制造智能化检测、建筑材料表面检测等领域。在国内较早开展通用人工智能方法研究,创建济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为多领域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9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2项,在IEEE和ACM汇刊等高水平刊物与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4篇论文被列为Elsevier Science Direct 25大热点论文,连续9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




孙元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省杰青,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自2004年开始关注复杂系统动力学机理认知问题,将智能计算的数学理论研究引入复杂系统决策优化领域,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树型变换方法,实现复杂系统的定性分析,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基于智能建模技术的切换系统稳定方法,并在智能电网安全保障领域进行了应用,成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首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IEEE汇刊系列等领域顶级刊物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代表性论文18篇,其中4篇ESI高被引论文,连续9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榜单。






泛在感知与交互方向带头人:冯志全、陈图川


冯志全,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会评专家,济南市高校自主培养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早在2003年便聚焦智能实验教学中的可计算人机协同认知模型新机制和智能交互范式等重大科学问题,形成“自然交互”与“视觉计算”相互赋能的研究特色,在手势交互领域连续获批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年进一步聚焦“认知行为模型—实验场景意图理解—自然交互”应用创新链,研发助老陪护机器人和基于VR/AR/MR的智能教学交互套件,在10余家单位示范应用,并连获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在CCF A等顶级刊物论文100余篇,形成发明专利群。




陈图川,博士,教授,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落地人才,山东怀思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研发服务机器人技术、人机交互及人机协调作业智能,多年从事机器人和智能智造系统相关科技研发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RoboCup、IEEE国际科研基金等课题20余项,拥有多项人工智能方面实用新型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担任RoboCup国际家庭服务机器人执委,World Robot Summit国际机器人竞赛活动执委,组织参加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赛共获奖34项。






泛在工业计算方向带头人:王孝红、王琳


王孝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自1983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水泥生产工业软件研究,面向水泥工业的节能降耗和智能制造问题,首创国内加气砼智能生产系统,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生产工业互联技术体系,研发了水泥绿色生产智能软件平台。该智能软件平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服务水泥生产行业的节能减排,年节支达15亿元。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余篇。主持了863(重大)目标导向、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等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省计算机优秀应用成果奖2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一等奖1项。




王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山东省省杰青,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省优青,ACM中国理事会济南分会秘书长。自2008年开始,长期从事水泥计算机建模工作。针对我国水泥产品面临的计算机预检和辅助设计工具落后问题,紧抓两大科学难题:人工推导模型困难和微观结构分析困难,首次引入机器学习为极端复杂的水化过程实现反向建模;研制成功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水化仿真平台;计算成果入选建材顶刊《美陶》创刊百年的水泥特辑。主持国基3项、省基重点、省重点研发等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ACM中国理事会济南分会新星奖等。在CCF A类会议、IEEE汇刊等刊物、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

Copyright @ 山东省泛在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鲁ICP备05001960号